English

中国教育如何适应21世纪

独立书评
2000-01-13 来源:光明日报 许嘉璐 我有话说

欢庆新千年到来的爆竹和歌声渐渐停了下来,人们在为21世纪的更加辉煌而奔忙的同时,又在继续思索未来。教育,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的事业自然将继续成为注意的焦点。

不久前,我读到一本讨论教育的好书:郝克明同志主编的《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综合卷)》。35位教育学家、经济学家、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企业家在书里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精辟见解,举凡当前社会各界议论的种种问题,归结起来就是我国教育事业如何适应21世纪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应对世界竞争的问题,都有高屋见瓴的回答。为了阐明对今后教育进程的观点,自然要回顾审视已经显露出来的缺陷,但是每一位作者都把主要的目光集中到未来:中国教育应有的走向,如何适应21世纪。

我一口气读完全书,立即极想把它推荐给所有关心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人们。

教育,这一为全社会服务的公共事业,近十几年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教育既与全社会所有成员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人又都有过受教育的经验,因此,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举国可得而言之,议论纷纷、见仁见智是很自然的事,也是好事情。教育是一种实践过程,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又十分紧迫,讨论、争辩不能永远没有结果。在纷纭众说已经比较充分地表达之后,就应该有个阶段性的结论。《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综合卷)》实际上是对长时间以来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讨论的小结,代表了当前关于教育的讨论的最高水平,足资决策者和研究者参考。同时,它也是今后随着教育的发展而进一步实践研究的新起点,今后的讨论和研究,应该比它更高更深。

书中对教育的本质、功能、布局、体制、机制等等根本性问题和重大问题几乎都论述到了。更重要的是,作者们不是泛泛而论,而是在充分分析了我国国情和当今世界形势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或介绍他山之石尝试攻我之玉。因此全书内容丰富,能够引导读者高瞻远瞩。例如,几乎所有的文章都分析了21世纪世界科技的高速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对我国全民素质提出的要求。同时许多人指出我国身跨农业社会、工业时代、信息时代三个阶段,具有相对落后、基础薄弱,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事业带有过渡性、不确定性和探索性特征。因此研究教育改革发展问题,必须从这一现实情况出发。事实上,书中举不胜举的箴言睿语,就是作者们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所迸发的思想火花。这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

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是,虽然各篇文章谈的都是面向21世纪中国的教育,但是不拘一格,异彩纷呈。一是文章作者不限于教育家,也不限于教育领域的实际工作者,有些作者可以称之为“教育产品的使用者”,他们经历各异,视角不同,使全书形成从教育内部和外部、从社会生活各个角度看教育的立体格局,因而在读者面前展现的教育的现实和未来不是平面的,静态的,而是动态的,立体的。二是论述的重点不同。有的着重探讨基础教育,有的主要研究高等教育,有的为特定领域的教育作出了全面设计,有的就学生的德育体育提出建议,有的对教材建设提出系统性的建议,有的特别注意到教育中的人文因素,有的详尽地探讨教育现代化的内涵。读者尽可以就自己感兴趣或熟悉的问题参考作者的意见。三是文章的体裁与风格各异。有的大声疾呼,给人以痛快淋漓之感;有的侃侃而谈,鞭辟入里;有的似乎是信手写来,不经意当中流露出多年的深思熟虑,语中肯綮;有的显然是专为此书而把自己平时研究的成果加以浓缩。

本书的第三个,也许是最重要的特点是书中各篇文章的论述都是冷静的、客观的,无论是回顾或前瞻,都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因此既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又有实实在在的可操作性。作者们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许多诸如广开教育经费的筹措渠道、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挖掘高校潜力扩大招生规模、加快高校后勤的社会化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决定》里,已经相当充分地被吸收进去了。这就证明了作者们在高水平的理论观照下,得出了科学的预见,具有很高的政策水平。

我是本书的受益者,不但在许多问题上得到启发,强化了认识,而且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紧迫性方面促使我作进一步的理性思考: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事关国之兴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唯一正确的战略方针;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关键是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要树立适应新世纪的教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的伟大变革,就需要大力提高现有教师的水平;现在教育的状况已经相对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改革已经刻不容缓;等等。

《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综合卷)》不是教育的百科全书,因此不能要求它对有关教育的所有问题提供答案。例如,在以下一些问题上我们从本书中就还不能得到满足:关于21世纪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为培养适应未来的教育,教师培训体系应如何与整个教育体系进行同步改革;现有教师应该如何提高,师范院校如何建设;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如何尽快地缩短与内地的距离,其关键在哪里;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利弊何在,应该作出怎样的新的诠释,31或作出怎样的新规定;等等。

本书是教育大讨论的阶段性著作,而不是终极性的总结,因此讨论还会继续下去。本书是研究性论著,而不是政策的解释性文件,对书中的一些观点,读者尽可以与之争鸣。例如个别文章中关于“教育产业化”的提法,我就不敢苟同。但是这绝不影响这本书的巨大价值。即使“教育产业化”的提法,也是由对过去教育完全服务于计划经济的反思中生发出来的一家之言,虽然把教育视同其他产业而忽略了教育的基础性、全民性和公益性等特征,但其中毕竟有着关注社会和市场对教育的需求、否定过去弊病的因素,因而从相关的论述中也还可以发现一些有益于教育改革的设想。

我真诚地希望这本书能引出更多的讨论,在教育研究领域再多出现一些这样高水平的文章。社会各界关心教育的人们在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践中继续展开讨论,在讨论逐步深入的同时不断大胆实践,人们的认识就会在感性—理性—感性的不断往复中升华,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将随之而发展、逐步走向完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